飞行技术专业
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081805K |
专业负责人: (签字) |
教学院长: (签字) |
学院院长: (签字) |
学院名称: (盖章) |
二〇二四年三月
目录
说明
除特殊说明外,本报告所有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涉及专业概况、学生发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七个方面的相关信息,供专家组了解情况、分析判断、考查评估使用。
报告中财务和科研数据的统计时点为--年自然年(即--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教学等其他数据统计时点为--学年(即 --年 9 月 1 日至 --年 8 月 31 日)。
1.专业概况
1.1专业设置情况
飞行技术专业隶属于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为了适应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学校围绕民航强国的总体战略,把握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紧扣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依托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突显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特色,与上海的航空企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于1993年创办了“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学院”、2007年成立了上海高校中唯一培养飞行技术专门人才的“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学院”。学院现设有飞行技术系、民航运输系、航空运营工程系、航空维修工程系、院中心实验室、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部门;拥有飞行技术、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飞行器制造工程、物流管理(航空物流)、交通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
2007年,在原学院的基础上,我校成立了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同年开设,专业秉承学校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先后与上海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吉祥、春秋、山东航空等多家民航企业深度融合,定位于“民航运输机驾驶员”这一国家紧缺人才的培养,是上海地区唯一培养民航飞行员的本科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在国内航空运输企业中享有盛誉。
飞行技术专业的成立及专业发展,是我校与航空公司产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专业于2010年获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建成以14个专业实验室为核心的综合性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并于2015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于2019年通过建设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专业在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国际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分别于2014及2018年两次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于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规划专业,2020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并获得包括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材等十余项市级教学成果。
飞行技术专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以“2.5+1.5”,即先校内理论学习2.5年,再校外1.5年飞行训练实习两阶段学习,实施“学历教育+执照培训”的教育模式。截止目前,委托我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航空企业有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本专业已为各航空企业输送了1000多名飞行技术人才。目前,本专业在校生人数609人,2018年招收人数首次突破200人。专业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专业基本情况
项目 | 学校情况 |
专业基本信息 | 专业代码 | 081805K |
专业名称 | 飞行技术 |
所属单位名称 | 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 |
专业设置年份 | 2007 |
优势专业类型 |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学制 | 4 |
允许修业年限 | 6 |
授予学位门类 | 工学 |
在校本科学生数 | 609 |
当年计划招生数 | 30 |
专业教师数 | 9 |
专业课授课校内教师数 | 24 |
外聘授课教师数 | 0 |
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 -- |
学校生师比 | 17.95 |
专业教师与本科生之比 | 67.67 |
专业课授课教师(本学院)与本科生之比 | 29 |
专业负责人 | 姓名 | 陈丽 |
是否外聘 | 否 |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是否双师型 | 是 |
是否行业背景 | 否 |
导师类别 | / |
校内指导博士生数 |
|
校内指导硕士生数 |
|
承担专业教学课程(门) | 3 |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门) | 3 |
1.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航空运输实践中发扬崇尚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民航职业道德和规范,树立“航空报国”志向;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决断处置能力;具有扎实的飞行规章、飞行原理、飞行操纵、运行管理等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飞机驾驶技术和飞行运行管理能力;符合国际民航运输岗位驾驶员标准,能够在航空公司从事航线运输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2.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在“综合能力、航空专业知识、飞行技术职业能力”三个方面达到下列要求:
(一)综合能力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知识应用于航空运输领域。
2.分析和解析数据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4.具备美育素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航空运输实践中发扬崇尚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民航职业道德和规范,树立“航空报国”志向。
5.能够就航空运输领域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交流研讨。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7.了解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对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趋势、热点领域有一定的认识。
8.能够针对航空运输领域问题,具有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9.了解国内外航空运输环境。
10.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航空运输领域问题,并得到有效结论;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出解决方案。
11.能够理解和评价航空运输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航空专业知识
12.掌握航空专业职业规划、证书要求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13.掌握飞行器设计、性能、运行特征、维修的相关知识。
14.掌握航空安全、人因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
15.掌握国内外航空法律、法规和民航人员劳动合同相关知识。
16.掌握机场、空域、空管等方面的航空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17.掌握航空环境、航空气象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飞行技术职业能力
18.具备在民航企业中开展航线运输的能力。
19.具备运用飞行规章、飞行原理、飞行操纵、航行技术等专业知识解决飞行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0.具备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对航线运输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做出决策的能力。
21.具备在民航企业中开展飞行运行管理的能力。
3.培养情况
3.1专业建设情况
(1)专业课程概况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总门数为42门,其中,校级精品课程13门,上海市一流(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0门,全英语课程12门,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课程6门,在线课程3门。
(2)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情况
本专业全面围绕国际专业认证开展了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充分梳理了国际专业认证中飞行技术专业人才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内涵联系,形成通用毕业要求矩阵表、专业能力矩阵,并进一步细化修订了专业课程的中、英文教学大纲,重点对大纲中“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以及“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标准”等描述进行了规范化及统一化。
(3)教材建设情况
教师在选用非自编专业教材时严格遴选本专业该课程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或获奖教材,且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2022年10月,本专业共有6本教材入选首批校级产教融合教材建设项目,预计2024年10月全部出版,并陆续投入使用。
3.2专业教学计划
3.2.1专业教学计划情况
2023级仍采用“2.5年制国内理论学习+1.5年制海内外航校飞行训练”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修读学分共计167学分,其中包括:通识教育课程(53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50学分)、专业课程(26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和第二课堂(4学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教学计划概况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数量 | 占总学时比例(%) | 数量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教学 | 2116 | 61.94 | 119 | 71.26 |
实验教学 | 1300 | 38.06 | 10 | 5.99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 | / | 34 | 20.36 |
课外科技活动 | / | / | 4 | 2.4 |
合计 | 3416 | -- | 167 | -- |
※以上数据来源:表4-2 专业培养计划表。
3.2.2课程实施情况表
2022-2023学年本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共1264学时,专业选修课共784学时。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专业课程实施情况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数量 | 占总开课学时比例(%) | 数量 | 占总开课学分比例(%) |
专业必修课 | 1264 | 61.72 | 79 | 61.72 |
专业选修课 | 784 | 38.28 | 49 | 38.28 |
※以上数据来源:表5-1-1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
3.3专业课开设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开设28门课程,共50门次。其中全外语课程门次数为17门,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课开设情况
项目 | 数量 |
课程门数 | 28 |
课程总门次数 | 50 |
开设全外语课程门次数 | 17 |
开设双语课程门次数 | 0 |
※以上数据来源:表5-1-1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
3.4专业课课堂规模
随着招生数量减少,2022-2023学年本专业专业课规模主要为31-60人,其次是30人及以下。61-90人以及90人以上的班级逐渐减少。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专业课课堂规模情况
| 平均规模 | 30人及以下 | 31-60人 | 61-90人 | 90人以上 |
数量 | 50.62 | 12 | 26 | 7 | 5 |
比例(%) | / | 24 | 52 | 14 | 10 |
※以上数据来源:表5-1-1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
3.5专业的核心课程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共开设19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专业核心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 课程号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平均课堂规模 |
航空概论 | 080119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40 |
飞行力学 | 080552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48 | 29.5 |
航空运营管理 | 08120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77.5 |
航空法律与法规 | 082026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103.5 |
飞机系统 | 089502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3 | 48 | 40 |
机载设备(全英语) | 089508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48 | 29.5 |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 | 089515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2 | 32 | 30 |
飞行人因工程 | 089517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2 | 32 | 29.5 |
飞行专业英语(口语) | 089534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48.67 |
飞行专业英语(阅读) | 089552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48 | 60 |
飞行专业英语(听力) | 089553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48 | 33 |
陆空通话(全英语) | 08955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4 | 64 | 29.29 |
机组资源管理(全英语) | 089557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1 | 16 | 72 |
空中领航 | 089558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3 | 48 | 75 |
飞行性能与计划(全英语) | 089559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2 | 32 | 30.5 |
航空气象服务(全英语) | 089602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1 | 16 | 30 |
航空气象理论(全英语) | 089604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66 |
空气动力学 | 089801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2 | 32 | 60 |
目视与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 089804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50 |
※以上数据来源:表5-1-1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
3.6实验教学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共开设4门实验课程,共10学分。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实验教学情况
项目 | 数量 |
实验教学学分 | 10 |
占总学分(%) | 5.99 |
学年内开设实验课门数 | 4 |
实验课程平均课堂规模 | 48 |
专业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 | 3843510 |
※以上数据来源:表4-2 专业培养计划表、表5-1-1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表5-1-3 分专业(大类)专业实验课情况
3.7实践教学情况
(1)实习课程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共开设实习课程9门,总学分为18分。其中校内实习3门,总学分为3分;校外实习6门,总学分为15分。
(2)实践教学大纲修订情况
每学期,学校组织督导组检查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归档资料(包括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成绩报表、实验总结等五大件)、实习的归档资料(包括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成绩报表、实习总结,对校外实习还需提供校外实习安排表和校外实习评价表)及其执行情况,确保各专业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督导组反馈意见,由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对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实习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商讨、修订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和实施计划,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带教导师共同指导。
(3)实践类课程建设和开设情况
实践类课程中《飞行模拟器实习》于2022年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飞行技术认识实习》自2022级起更名为《航空认知实践》,于2023年起实施。培养计划中的实践类课程开出率100%。本专业还开设2门创新类公共实践选修课,2项创新实验项目。
(4)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利用情况
飞行技术专业已建成1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2226m2,可支持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机载设备、新航行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原理、航空气象、航空认知实践、飞行模拟器实习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本年度实验室开放率100%。
(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情况
本专业与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索航飞行俱乐部等单位签有校外实习实践协议,是本专业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实习教学的主要场所。2022级共计40名学生开展航空认知实践。
在校企协同办学的基础上,现有国内外四川龙昊、新疆天翔、河北致远、澳大利亚CAE、美国wayman等5个航校作为本专业实际飞行的训练基地。2023年度,2019级及2020级共计170余名学生前往实习基地开展飞行训练。
3.8创新创业教育
本专业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寻找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航空航天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点,以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台,以专业学科背景提供支撑,两者结合,相互促进,既强化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性、专业性,又提升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性、实效性,探索出了航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院建设不断注入新活力。通过“课程化”、“学分化”和“项目化”重构第二课堂,延展实践教学边界,搭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提升育人平台。
本专业开设2门创新类公共实践选修课,2项创新实验项目。学生日常在航模队、模拟飞行社、航空专业英语角、模拟面试训练营等载体中得到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又借助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科大赛、专业实践竞赛等活动检验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学习成效。2023年度专任教师获批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共计3项,其中国家级1项,上海市2项。同时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多次参与国家级学科专业竞赛,且获奖率100%。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上海市模拟飞行锦标赛、中国模拟飞行全民线上打榜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一等奖等奖项。
3.9学生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鉴于飞行实践的重要性,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实际题比例达到100%。本学年,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平均约为10人,指导教师每周至少1次对学生毕业论文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记录每周工作及教师指导情况,并由指导教师批阅签名。期间,学生须接受2次评阅教师的检查,以确保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2022-2023学年毕业论文答辩逐渐从线上走向线下。对因飞行训练任务无法到校的学生,通过申请,可进行线上答辩。学生通过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检查以及论文相似性检测之后,方可获得答辩资格。答辩时,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少于20分钟,包括答辩学生陈述和答辩提问。答辩时,学生需记录答辩组提出的问题,并填写《答辩记录及评分汇总表》。
本学年共有151名学生毕业。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飞行训练实践,解决飞行驾驶及其相关领域的问题。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学生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项目 | 数量 |
毕业综合训练课题(个) | 总数 | 151 |
其中:在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 | 151 |
其中:在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 | 100 |
指导教师数 | 本专业教师 | 8 |
外专业教师 | 7 |
校外指导教师 | 0 |
每名教师平均指导毕业生数 | 10.13 |
※以上数据来源:表5-2学生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3.10教学改革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本专业依据教指委或教育部发布的专业规范、中国民航局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飞行技术的征求意见函,以及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国民航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泛征询行业专家建议,搜集国内外航校反馈意见,在校内外专家充分论证基础上,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或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2)开展教研、教改与质量工程建设
每学期初,本系制定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平均每月安排1次教研活动,包括听课说课、毕业论文讨论检查、理论课程检查、学生学业情况汇总等;不定期参加政府部门或学会(协会)主办的教学研讨会。所有专职教师都参与学校的各类培养和讲座。在专职教师中,100%的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100%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56%的教师正式发表教研论文;主持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4门;获市级及以上教学奖励3项。
本专业建有课程网站的课程 19门,通过学校推荐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发布,学生可以自学,查阅习题库、课件、课外阅读等教学资源,并进行网上互动,使用效果良好。录制视频课程2门,MOOC课程2门,全英语课程8门,建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门。
4.教师队伍
4.1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
4.1.1专业教师数量
本专业负责人为陈丽教授,现有专职教师9人,校外兼职教师8人。在本专业专职教师中,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数9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本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7人。具体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专业教师数量情况
项目 | 数量 | 比例 |
专业教师总数 | 9 | / |
其中:近五年新增教师 | 1 | 11.11 |
双师双能型教师 | 7 | 77.78 |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 | 0 | 0 |
高级职称教师数量 | 6 | 66.67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本专业教师数 | 9 | 100 |
教授数量 | 2 | 22.22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课程的教授数量 | 2 | 100 |
学年内低年级授课教授数量 | 0 | 0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课程的教授比例、学年内低年级授课教授比例 为占专业教授数量的比例。本表仅统计本专业教师。
※以上数据来源:表1-5-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5-1-1 开课情况、表5-1-2 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
4.1.2专业教师结构
本专业专职教师中,高职称教师占比约67%,中级职称教师占比约3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44%,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6%%,整体硕博比达到100%;56岁及以上教师占比约11%,46-55岁教师占比约22%,36-45岁教师占比67%,无35岁及以下教师;8名教师毕业于境内学校,1名教师毕业于境外学校。具体情况如表10所示。
表10 专业教师结构情况
项目 | 数量 | 占比 |
专业教师总数 | 9 | / |
职称 | 教授 | 2 | 22.22 |
副教授 | 4 | 44.44 |
讲师 | 3 | 33.33 |
助教 | 0 | 0 |
其他正高级 | 0 | 0 |
其他副高级 | 0 | 0 |
其他中级 | 0 | 0 |
其他初级 | 0 | 0 |
未评级 | 0 | 0 |
最高学位 | 博士 | 4 | 44.44 |
硕士 | 5 | 55.56 |
学士 | 0 | 0 |
无学位 | 0 | 0 |
年龄 | 35 岁及以下 | 0 | 0 |
36-45 岁 | 6 | 66.67 |
46-55 岁 | 2 | 22.22 |
56 岁及以上 | 1 | 11.11 |
学缘 | 本校 | 0 | 0 |
外校 | 境内 | 8 | 88.89 |
境外 | 1 | 11.11 |
4.2授课师资分析
4.2.1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职称情况分析
在职称方面,为本专业授课教师(核心课授课教师)中,教授3(2)人,占比12.5%(11.11%);其他正高级教师1(1)人,占比4.17%(5.56%);副教授8(9)人,占比33.33%(33.33%);讲师12(9)人,占比50%(50%)。具体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职称情况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总数 | 24 | / | 18 | / |
教授 | 3 | 12.5 | 2 | 11.11 |
副教授 | 8 | 33.33 | 6 | 33.33 |
讲师 | 12 | 50 | 9 | 50 |
助教 | 0 | 0 | 0 | 0 |
其他正高级 | 1 | 4.17 | 1 | 5.56 |
其他副高级 | 0 | 0 | 0 | 0 |
其他中级 | 0 | 0 | 0 | 0 |
其他初级 | 0 | 0 | 0 | 0 |
未评级 | 0 | 0 | 0 | 0 |
4.2.2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最高学位情况分析
在学位方面,为本专业授课教师(核心课授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10)人,占比58.33%(55.56%);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0(8)人,占比41.67%(44.44%)。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最高学位情况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博士 | 14 | 58.33 | 10 | 55.56 |
硕士 | 10 | 41.67 | 8 | 44.44 |
学士 | 0 | 0 | 0 | 0 |
无学位 | 0 | 0 | 0 | 0 |
4.2.3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年龄情况分析
在年龄方面,为本专业授课教师(核心课授课教师)中,56岁及以上2(2)人,占比8.33%(11.11%);46-55岁6(6)人,占比25%(33.33%);36-45岁15(10)人,占比62.5%(55.56%);35岁及以下1人,占比4.17%。具体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年龄情况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35 岁及以下 | 1 | 4.17 | 0 | 0 |
36-45 岁 | 15 | 62.5 | 10 | 55.56 |
46-55 岁 | 6 | 25 | 6 | 33.33 |
56 岁及以上 | 2 | 8.33 | 2 | 11.11 |
4.2.4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来源情况分析
在校内教师来源方面,为本专业授课教师(核心课授课教师)中,本专业教师9人(8),占比37.5%(44.44%);本学院外专业教师12人(10),占比50%(55.56%);校内其他单位教师3人,占比12.5%。具体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 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来源情况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本专业 | 9 | 37.5 | 8 | 44.44 |
本学院外专业 | 12 | 50 | 10 | 55.56 |
校内其他单位 | 3 | 12.5 | 0 | 0 |
4.2.5专业课外聘授课教师情况分析
2022-2023学年,未有外聘教师为本专业学生授课(表15)。但有企业教师4人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讲座。
表15 专业课外聘授课教师情况
项目 | 数量 | 占比 |
总数 | 0 | / |
职称 | 教授 | 0 | 0 |
副教授 | 0 | 0 |
讲师 | 0 | 0 |
助教 | 0 | 0 |
其他正高级 | 0 | 0 |
其他副高级 | 0 | 0 |
其他中级 | 0 | 0 |
其他初级 | 0 | 0 |
未评级 | 0 | 0 |
最高学位 | 博士 | 0 | 0 |
硕士 | 0 | 0 |
学士 | 0 | 0 |
无学位 | 0 | 0 |
4.3教师教学科研情况
4.3.1教师主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项目1项,产教融合教材建设项目6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评价)1项。暂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表16)。
表16 教师主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类别 | 项目数 | 经费(万元) | 参与教师数(人次) |
国家级 | 0 | 0 | 0 |
省部级 | 0 | 0 | 0 |
4.3.2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3本(表17),在编产教融合教材6本。
表17 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情况
教师姓名 | 教材名称 | ISBN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杜丽娟 | Practical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Manual for Student Pilots 飞行学员机组资源管理实用教程 | 978-7-5024-9124-6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2022 |
陈丽 | 飞行操纵理论与技术 | 978-7-5637-4477-0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2022 |
顾莹 | 空中领航基础 | 978-7-302-61490-6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2 |
5.支持条件
5.1学校生均教学经费情况
2022-2023学年,本专业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指出为5068.5元,生均实验经费支出1017.74元,生均实习经费支出410.89元。具体情况请见表18.
表18 学校生均教学经费情况
项目 | 经费(元) |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 5068.5 |
生均实验经费支出 | 1017.74 |
生均实习经费支出 | 410.89 |
5.2支撑专业实验教学校内场所情况
在新建的航空飞行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整合 “虚实结合”的飞行技术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以模拟飞行桌面训练器、固定模拟训练器、B737-800飞行模拟机、塔台管制仿真系统等为主。实验室所有专业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现有6名实验室管理人员,保证实验教学达到教学要求。培养计划中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2022-2023学年,1个校内专业实验室支撑本专业实验教学(表19)。3个专业实验室支撑了创新实验课的开设。
表19 支撑专业实验教学校内场所情况
项目 | 数量 | 承担实验课程门数 | 面积(平方米) | 设备台套数 | 设备值(万元) |
专业实验室 | 1 | 1 | 248.4 | 0 | 0 |
基础实验室 | 0 | 0 | 0 | 0 | 0 |
实习场所 | 0 | 0 | 0 | 0 | 0 |
实训场所 | 0 | 0 | 0 | 0 | 0 |
其他 | 0 | 0 | 0 | 0 | 0 |
5.3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本专业与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索航飞行俱乐部等单位签有校外实习实践协议,是本专业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实习教学的主要场所(部分见表20)。
本年度先后配合航空公司,完成2019级及2020级部分学生航校选拔及送训工作,分别赴四川龙昊、新疆龙昊、新疆天翔、湖南蔚蓝、河北致远、澳大利亚CAE、美国wayman等航校进行实际飞行训练。
表20 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基地名称 | 建立时间 | 当年接纳学生总数(人次) |
上海航宇科普中心 | 2007 | 40 |
上海索飞航空俱乐部 | 2019 | 40 |
6.质量保障
6.1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机构设置有院务委员会——由校长和公司总裁担任学校和公司方的主任委员,负责学院重大工作的决策;院学术委员会——开展学院学科建设的技术咨询;专业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的技术指导;各系负责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和日常教学管理。因此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落实、职责明确,本专业教学运行规范有序。
学校和学院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专业教学文件,例如《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本、专科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教材管理办法》、《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课程考核管理规程》、《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在线课程管理办法》、《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写作要求》、《学院、学院关于课程教学大纲制订的实施细则》、《学院、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等。各类制度文件实施前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及教师:校教务处、学院网站公布,发放学生手册,班主任、辅导员、学业导师宣讲告知,学院或系教研会议告知或组织学习,系主任实时传达等,因此能够确保90%以上的师生能够知晓并认真执行相关制度文件。
6.2质量监控制度及实施办法
(1)内部质量监控机制
各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的质量标准,如课程教学目标(或效果),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同时教学大纲中确了课程教学目标(或效果)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汇总表可见《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对照表》)。
校内质量监控包含了四方评教、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其中四方评教是指督导组、院系领导、同行、学生等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听课、评价。教学检查一般指教学资料检查,每学期开学初学校组织督导组进学院对上一学期各课程教学资料进行抽查。每年教学质量月各专业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学院召开教师座谈会,对人才培养现状、问题等进行交流。此外,学院统一组织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2)外部质量评价机制
结合培养计划的制定,通过走访、在线交流等形式搜集企业评价,填写《培养目标专家评审表》、《毕业要求专家评审表》、《课程体系专家评审表》、毕业生评价意见等。
6.3质量评估反馈及持续改进
针对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不定时对毕业生、委托企业等发放调查问卷,并根据专家填写的《培养目标调研表》、《培养目标专家评审表》、《毕业要求专家评审表》、《课程体系专家评审表》等的意见,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
针对每门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填写《课程教学分析表》,通过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以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另外,开学初期,学校组织督导抽查上一学期课程考核材料;学期中,督导随机进课堂听课。学院将反馈材料下发至专业系室,由系室主任或教学团队负责人通知相关教师,教师对此提出改进措施。
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的相关规定,学校于2012年开始公开发布《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分析了该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根据市教委的相关要求,本专业建立了“专业质量报告制度”,每年度完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上网公布。
6.4在校生与毕业生满意度
根据学生网络评教的结果,本专业专任教师的学生评教优良率为100%,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2023年8月,本专业开展了2017级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7份,收回85份,收回率为54.1%。总体而言,2017级毕业生表示其较好地达到了设定的毕业要求。说明我校飞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较好,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为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同时,本专业开展了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度问卷调查,涉及2010级(67人)、2011级(51人)、2012级(69人)、2013级(63人)和2014级(99人),发出问卷349份,收回96份,其中2010级6人、2011级14人、2012级10人、2013级24人和2014级42人,回收率为27.5%。2010-2014级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其较好地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
7.学生发展
7.1本科在校生数量基本情况
目前,本专业在籍本科生为609人,其中一年级学生30人,二年级学生39人,三年级学生55人,四年级学生143人。具体情况请见表21。
表21 本科在校生数量基本情况
项目 | 数量 |
本科生数 | 609 |
其中:留学生 | 0 |
港澳台侨学生 | 0 |
其中:一年级 | 30 |
二年级 | 39 |
三年级 | 55 |
四年级 | 143 |
其他 | 342 |
7.2专业招生录取率和新生报到率
2023年,本专业计划招生数30人,其中上海生源20人,河南生源10人,完成计划招生数,录取率100%,且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均为100%。具体情况请见表22。
表22 专业招生录取率和新生报到率情况
省份 | 招生计划数 | 实际录取数 | 录取率 | 一志愿录取数 | 一志愿录取率 | 实际报到数 | 报到率 |
上海市 | 20 | 20 | 100 | 20 | 100 | 20 | 100 |
河南省 | 10 | 10 | 100 | 10 | 100 | 10 | 100 |
7.3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与去向落实率
2022-2023年,本专业毕业率为90.25%,学位授予率为97.72%,去向落实率为95.87%。具体情况请见表23。
表23 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与去向落实率
项目 | 专业情况 | 学校情况 |
应届毕业生数 | -- | / |
应届生中未按时毕业数 | -- | / |
毕业率(%) | -- | 90.25 |
学位授予数 | -- | / |
学位授予率(%) | -- | 97.72 |
去向落实数 | -- | / |
去向落实率(%) | -- | 95.87 |
7.4学风建设情况
本专业采用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校行为,包括作息时间、教学活动出勤时间、晚自习时间等,对违反者给予扣分,扣分达到一定数量,应退出飞行技术专业。课程的平均出勤率达95%以上,平均迟到率控制在5%以内。根据学生课程安排,要求所有大一新生及晚上没有选修课的学生在指定教室参加晚自习。
8.特色发展与案例
作为上海市唯一培养飞行技术专业人才的高校,我校响应新时代民航强国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学校“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办学目标,围绕“培养担当民航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育人目标,专业未来三年将围绕基于“双证融通”的飞行技术一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着眼厚植航空报国家国情怀、提高国际化综合素养、提升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特色发展及主要成果简述如下:
(1)构建国际化“双证融通”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民航岗位需求,实施 “2.5 +1.5”年制的“学历教育+执照培训”的“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2.5年完成校内理论学习,1.5年赴境内外飞行训练基地开展执照培训,取得飞行员执照。专业未来发展将着眼国际航空专业认证标准,深化国际化“双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符合国际民航运输飞行员岗位标准的应用型人才。
(2)深化“虚实结合、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教育改革
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一流课程、上海市一流专业等雄厚人才培养资源,以“校企三协同式”实践教学机制为保障,以教育信息化理念和技术赋能,深化基于“虚实结合、能力为本”的飞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改革,实现学生基本技能、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分层递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3)推动航空报国育人目标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依托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秉持航空报国育人目标,设计实施“三阶层”课程思政“领航行动”计划,构建全课程覆盖“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群,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不断线,厚植家国情怀,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4)实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教学科研服务“三融合”
以民航特色为优势,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持续开展国家级、省部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同时,面向国产商用飞机设计研发、试验试飞人才需求,以国产模拟器研制成果服务民航企业。
9.问题与对策
9.1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招生人数减少,应对措施缺乏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航空业受到重创,中国民航企业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数明显下降。我校飞行技术专业因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招生人数受影响显著:2022级录取人数仅为40人,2023年录取人数仅为30人。同时自上一轮评估以来,本专业合作企业增加1个,但减少了2个。从客观而言,疫情是主要原因。但从主观而言,如何在航空业困难时积极应对,争取到更多的招生名额及合作企业,将是今后专业建设和发展急需考虑的问题。
(2)缺乏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相对薄弱
尽管本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并行发展,但师资队伍的总体科研实力亟需提升。虽然近三年已取得一些突破,但相比我校其他专业,仍处于“三少”的局面:经费少、论文少、项目少。
究其原因在于,飞行技术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教师专业分散,难以聚焦。其次,飞行技术专业高层次人才不足,缺乏学科带头人。此外,由于学院的学科建设仍显疲软,目前学院的几个本科专业所属学科相对分散,不利于学科建设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在民航类院校对比中,学院的相关学科的国内影响力、知名度均相对不高,有影响力的科研教学成果差强人意;由于学科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申请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
(3)教学资源过时,支撑条件待更新
本专业专职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教改成果。同时学院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办学,依托企业资源提升办学质量。例如,在2011-2012年期间,本专业陆续出版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飞行技术系列共20本,大部分教材使用至今,但其中很多内容已过时,案例也较陈旧。近几年,教学资源形式与内涵快速发展,教材不再停留在理论知识、纸质材料的层面,思政育人、产教融合、数字资源等成为当今的主流。因而,更新以往陈旧的教学资源将是接下来专业建设的内容之一。
2. 改进思路与措施
(1)“保稳开源”,力争合作企业与招生订单双增长
建设强大航空工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飞行员队伍的扩大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后疫情时代到来,航空业逐步复苏,《“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逐步落实,飞行技术专业招生逐步摆脱低迷。为了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的形势,学院不仅要巩固与现有航空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订单数量;还要走出去,拓展与本地其他航空企业(如春秋、吉祥)、上海以外地区航空企业的合作关系,逐步扩大合作企业数量,力争招生订单,增加招生地区,进而扩大本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2017年我校与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航)建立了合作关系,至今,山航每年委托我校招收10余名飞行学员。
另一方面,“十三五”以来,民航局聚焦国家战略,立足新时期,提出“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通航战略定位得以显著提升。2022年6月,中国民航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阐明发展思路,明确主要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完善保障措施,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通用航空安全、智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该《规划》指出,到“十四五”期末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到3500架,开展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服务的省份不少于25个等。足以显示,通航将在未来航空强国发展道路上占据重要一席。我校已在我国民航运输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拓展通航人才培养领域将会成为本专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2)以教学型人才培养为重心,逐渐转向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的专业发展模式
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学术研究,利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也将促进本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以及学科水平的提升。
1)降低教师教学工作量。在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以取得博士学位教师为主,减少教学任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学术研究。
2)加大科研考核力度。以科研指标为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学术活动,促使青年教师逐渐转向科研型。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依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善于发现和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参与教师学术项目。
4)将科研融入教学。以大作业、项目研究、课内实验等形式,将科研精神和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完成教学支撑条件的更新换代
本专业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结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和《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合作教育新方案实施意见》(沪工程教〔2022〕56 号)文件精神,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新时代产教融合实践,逐步完成教学支撑条件的更新换代。目前学院已被学校认定为校级现代产业学院,《飞机飞行力学》、《飞行学员英语口语实用教程》、《航空气象理论与实践》、《飞行员陆空通话教程》、《航空概论》、《PBN飞行程序设计与实践》等六本教材已经纳入首批校级“产教融合教材”建设项目。
本专业实验室及设备已投入使用多年,部分设备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将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功能整合为基础,以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益为目标,对现有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寻找实验室优势资源,明确其潜在功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寻求发展新方向,不断提升实验室内涵。